1818黄金屋

繁体版 简体版
1818黄金屋 > 夏鼎 > 昏君乎明君乎 ——孟昶形象问题的史源学思考

昏君乎明君乎 ——孟昶形象问题的史源学思考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一是入蜀宋军的暴行。宋太祖将“乾德伐蜀之役”称为“兴师伐罪”之征,其实,王全斌等率领的入蜀宋军军纪败坏,暴行不断。如杀降,仅平蜀当年二月十九,一天之内,“王全斌杀蜀降兵二万七千人于成都”。又如残忍,“有大校割民妻乳而杀之”,宋太祖得知此事,也不禁哀息:“妇人何罪?而残忍至此!”诸如此类,罄竹难书。史载:王全斌等在蜀“昼夜宴饮,不恤军事”,“部下渔夺货财,蜀人苦之。”“蜀军愤怨,人人思乱。”宋太祖不得不将王全斌等贬官,承认入蜀宋军“专杀降兵,擅开公帑,豪夺妇女,广纳货财,敛万民之怨嗟,致群‘盗’之充斥。”对于宋军的暴行,如今确实可以视为统一的代价。但当年深受其害的蜀地民众则无法忍受。前面讲到的蜀人泣别孟昶的送行活动正是一次声势浩大的抗议宋军暴行的群众运动,以全师雄兴国军为代表的反宋兵变、民变则是当时蜀地人心向背的具体体现。《宋史·太祖本纪二》称:乾德三年三月,“两川‘贼’群起。”蜀地反宋事件,风起云涌。仅《锦里耆旧传》卷4便载:乾德三年四月,“陵州(治今四川仁寿)‘贼’袁廷裕反,资州(治今四川资中)黄承浦、普州(治今四川安岳)刘泽时人号之刘硬弓、昌州(治今重庆大足)赵令等反,各据本州,与全师雄应接,所在州郡,道路不通。又嘉州(治今四川乐山)马承逸反,屯犍为山,进攻州城。”

二是孟昶个人的遭遇。孟昶“至汴京,改封秦国公,越七日薨,”享年仅47岁。他死因不明,很值得怀疑。其母李氏“因不食,数日卒”,据说她死时曾谴责其子:“汝不能死社稷,贪生以至今日。”其实她何尝不是以死抗争!孟昶的爱妃花蕊夫人“入备后宫”,甚至还有被晋王赵光义射死的传闻。蔡绦《铁围山丛谈》卷6载:“国朝降下西蜀,而花蕊夫人又随昶归中国。昶至且十日,则召花蕊夫人入宫中,而昶遂死。昌陵后亦惑之。”“太宗在晋邸时,数数谏昌陵(指宋太祖),而未果去。一日,兄弟相与猎苑中,花蕊夫人在侧,晋邸方调弓矢引满,政拟射走兽,忽回射花蕊夫人,一箭而死。”蜀人对孟昶的悲惨结局不免十分同情。

三是平调蜀地的财富。宋朝在蜀地不仅屠戮,而且掠夺。吴曾《能改斋漫录》卷13《下蜀辎重百里不绝》称:“王师下蜀时,护送孟昶血属辎重之众,百里不绝,至京师犹然。”并引用时人李度的诗句:“全家离锦里,五月下瞿塘。绣服青娥女,雕鞍白面郎。累累轻重富,杳杳路岐长。”这些“累累辎重”并非供孟昶一家享用,而是最终归北宋朝廷所有。此后,宋朝又将财物源源不断,水陆兼运,运往开封。彭百川《太平治迹统类》卷3《太宗平李顺》载:“蜀土富饶,丝绵绮号官天下。孟氏割据,府库充溢。及王师平蜀,其重货铜布,载自三峡,轻货绞縠,即设传置,发卒负担,每四十卒为一纲,号为日进。不数十年,孟氏所储,悉归内府。”如果说屠杀蜀地军民,罪在王全斌等,朝廷只是用人不当,那么平调蜀地财富,宋太祖责无旁贷。他说:“中国自五代已来,兵连祸结,帑藏空虚,必先取巴蜀,次及广南、江南,即国用富饶矣。”很清楚,他先取巴蜀是要将蜀地作为支持其平定全国的战争的人力、物力、财力的补给地。

四是进行新的榨取。宋太祖平定后蜀之初,多次下诏废除后蜀苛政。如乾德四年二月《蠲放西川诸州夏税诏》称:“收复以来,屡免租赋,尚恐凋弊之俗,耕稼未全,更议蠲除,俾令安缉。今年夏税并沿征等,并蠲其半,无者全放。”然而这一系列诏令大多口惠而实不至。有关北宋平蜀之初的举措,史书中的记载多有不实之处。如陈均《九朝编年备要》卷1乾德三年二月“赦西蜀”曰:“赐师所过租,除科役赋调之无名者,赈贫乏,赦群‘盗’,访贤才,叙官吏,蜀人以安。”不必旁征博引,同书卷4淳化四年(993)二月“蜀盗王小波攻掠诸县”的记载已对上述说法作了有力的反驳:“蜀地饶富,孟氏割据,府库益以充溢。及王师平蜀,孟氏所储悉归内府。而言事者竞起功利,成都常赋外,更置博买务。诸郡课民织作,禁商旅,不得私市布帛,司计之吏析及秋毫。蜀地狭民稠,耕作不足以给,益以贫困。兼并者复籴贱贩贵,以夺其利。”此外,北宋前期,朝廷在蜀地实行重税政策。如商税,马端临指出:“天下商税,惟四蜀独重。虽夔、戎间小垒,其数亦倍蓰于内地之壮郡。”其原因据说在于蜀地使用铁钱:“四蜀所纳皆铁钱,十才及铜钱之一,则数目虽多,而所取亦未为甚重。”但马端临在考证后,肯定蜀地商税“元额偏重”。由于朝廷的压榨,蜀地反宋事件延绵不绝。除王小波、李顺之变而外,还有刘旰兵变(997)、王均兵变(999-1000)等等。于是,北宋前期始终是蜀地的多事之秋,蜀地在北宋前期始终是个不稳定的地区。

五是吏治败坏。蜀地的民变、兵变不断,与这里吏治败坏关系极大。蜀地桃符诗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以长春为圣节名的宋太祖所任命的首任知益州(治今四川成都)是参知政事吕余庆。需要指出的是,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1载:“吕余庆出守,太祖谕曰:‘蜀人思孟昶不忘。卿官成都,凡昶所榷税食饮之物,皆宜罢。’余庆奉诏除之,蜀人始欣然,不复思故主矣。”其中,蜀人“欣然”云云,系小说家言,并非事实。《宋史·吕余庆传》仅称:入蜀“军士恃功骄恣”,“有军校被酒持刃,夺贾人物,余庆立捕斩之以狥。军中畏伏,民用按堵。”如此而已,并无蜀人“不复思故主”等过分夸张之语。不可否认,宋太祖“尤严贪墨之罪”,当时“受赃弃市者多矣。”然而宋初在蜀地、岭南等偏远地区,使用“负罪之人”为官。这些“负罪之人,多非良善,贪残凶暴,无所不至。”“其或怙恶不悛,恃远肆毒,小民罹殃,卒莫上诉。”因此,北宋前期在这个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官员肆无忌惮,“不法者百数”。如淳化年间,知成都府吴元载“颇尚苛察,民有犯法者,虽细罪不能容,又禁民游宴行乐,人用胥怨。”彭山(今属四川)县令齐元振“贪暴,民尤苦之。”民众起而“杀元振,剖其腹,实以钱刀。”其民愤之大,可想而知。当时人曾质问:“向使无加赋之苦,得循良抚绥之,安有此乱?”并感叹道:“聚敛之为害如此,可不戒哉!”

六是歧视蜀人。宋初蜀地动乱不止,责任分明在于朝廷。但是宋初统治集团并不反省其在蜀政策,反而无端指责“蜀人好乱”、“蜀人多变”,并“待之以待盗贼之意,而绳之以绳盗贼之法。”朝廷对蜀人歧视颇深,对蜀地防范颇严。诸如不许“蜀人官属”,尤其不能任要职,如“不得通判州事”。又如限制蜀地解额,以致蜀地解额“绝少”。所谓解额,简而言之,即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数额。最突出的事例是在蜀地“毁城隍,销兵甲”,以致“两川惟陵、梓(即今四川三台)、眉、遂(即今四川遂宁)有城可守”,其它城市“名为郡城,荡若平地。”“蜀人好乱”之说相当偏颇,京东士人王辟之就不赞同。他说:“世以蜀人好乱”,其实作乱者“率非土人”。对于此说,蜀地士人更是深表不满:“蜀中之叛,非蜀人为之也,皆朝廷所委用之臣所为也。”因写下《蚕妇》诗而知名于世的郫县(今属四川成都)籍士人张俞一再反驳道:“甲午之乱,非蜀之罪也,非岁之罪也,乃官政欺懦,而经制坏败之罪也。”“诏令不布,王泽不流,于是三盗乘而互乱,(李)顺、(王)均、(刘)旰也。则非蜀之罪,奸臣之罪也。”于是,包括士人在内的蜀地民众在感情上与朝廷更加对立,某些士人甚至采取与朝廷不合作的态度。如张俞(又作张愈)便选择了隐逸之路,隐居于青城山白云溪,有“白云先生”之称。蜀地士人与朝廷情绪对立,正是宋初“蜀士知向学而不乐仕宦”的重要原因之一。

阅读有关北宋文献,不难发现,在蜀人口中、在蜀士笔下,后蜀一派繁荣景象。诸如“蜀中百姓富庶”,“蜀中久安,赋役俱省,半米三钱”之类,赞美之词不绝于耳。其实,这是委婉地对宋初“东西两川旱,民饥,吏失救恤,寇大起”的现实所表达的不满。后蜀时期蜀中社情较好,北宋初期治蜀政绩极差,是可以肯定的。然而平心而论,后蜀天上,北宋地下,两者判若天渊,未必是事实。这些记述无非是以蜀士为主的蜀人的怀旧情绪的流露。这类记述还多,仅在《蜀梼杌》一书中就不少。如追忆成都当年的美景:“夹江皆创亭榭,游赏之处,都人士女,倾城游玩,珠翠绮罗,名花异香,馥郁森列。(孟)昶御龙舟,观水嬉,上下十里,人望之如神仙之境。”“城上尽种芙蓉,九月间盛开,望之皆如锦绣。”蜀人往日的欢乐:“村落闾巷之间,弦管歌诵,合筵社会,昼夜相接。”这些孟昶时代的美好回忆无疑都饱含着对后蜀的怀旧情绪和对北宋的对立情绪。而“府库之积,无一丝一粒入于中原,所以财币充实”云云,则分明是对北宋朝廷无端平调蜀中财富的抗议之词。

关于北宋前期朝廷在四川的苛政,可参看吴天墀:《王小波、李顺起义为什么在川西地区发生》,《四川大学学报》1979年第3期。

《宋史》卷200《刑法志二》。

《宋史》卷2《太祖本纪二》。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6乾德三年七月。

《琬琰集删存》卷2《曹武惠王彬行状(李宗谔)》。

《琬琰集删存》卷3《王中书全斌传(实录)》。

不著撰人:《宋大诏令集》卷203《贬责一·议王全斌等罪诏》,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九国志》卷7《后蜀世家·后主》。

《宋史》卷479《世家二·西蜀孟氏》。

胡仔:《渔隐丛话》前集卷60《花蕊夫人》,四部备要本。

王称:《东都事略》卷23《刘继元传》,“臣称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大诏令集》卷185《蠲复上·蠲放西川诸州夏税诏》。

马端临:《文献通考》卷14《征榷考一·征商(关市)》,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杨亿口述、黄鉴笔录:《杨文公谈苑·学士草文》,李裕民辑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宋史》卷200《刑法志二》。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2开宝四年十月庚午注。

《宋史》卷266《王化基传》。

曾巩:《隆平集》卷20《妖寇》,宋史资料萃编本。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5淳化五年正月甲寅。

《太平治迹统类》卷3《太宗平李顺》。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9《事志》,李伟国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苏洵:《嘉祐集》卷14《张益州画像记》,四部备要本。

《宋史》卷298《*亮传》。

徐松辑:《宋会要辑稿》选举15之15,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

王禹偁:《小畜集》卷15《奏议·论州郡削弱之弊》,四部丛刊本。

《渑水燕谈录》卷9《事志》。

《蜀梼杌校笺·蜀梼杌自序》。

李顺淳化四年攻陷成都,系甲午年,因此宋人称“李顺之变”为“甲午之乱”。

《成都文类》卷22《序一·送张安道赴成都序(张俞)》。

《成都文类》卷29《记·颁诏厅记(张俞)》。

参看祝尚书:《北宋西蜀隐逸诗人张俞考论》,西华大学、四川省文史研究馆主办《蜀学》第1辑,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第131-140页。

《宋史》卷293《张咏传》。

《蜀梼杌校笺》卷4《后蜀后主》。

韩琦:《安阳集》卷50《故枢密直学士礼部尚书赠左仆射张公神道碑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蜀梼杌校笺》卷4《后蜀后主》。

五、历史毕竟由胜利者书写

值得注意的是,北宋中期以后,特别是南宋时期,孟昶的形象出现了由不同走向相同的趋势。南宋时期开始流传的各种重要史籍,诸如蜀人(县籍不详)李攸《宋朝事实》、眉山(或作青神,今属四川)王称《东都事略》、丹棱(今属四川)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眉山(或作丹棱)彭百川《太平治迹统类》、莆田(今属福建)陈均《九朝编年备要》、晋江(今属福建)吕中《宋大事记讲义》等等,无论出自蜀地士人或其他地区人士之手,均依据官修宋太祖、太宗《两朝国史》,有揭露孟昶荒淫的七宝溺器一事的记述。至于其缘故,固然不是单一的。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无疑是传统时代当局控制舆论,正统文化体现统治者意志,历史毕竟由胜利者书写。谎言重复千遍尚有可能变为“真理”,见于官修《国史》的记载时间一久自然成为“史实”。于是,孟昶的形象终于趋同,他的昏君形象就这样被“层累地造成”,并压倒其明君形象。在促成孟昶形象趋同的各种原因当中,下面两条应当指出。

第一,朝廷对蜀政策的调整。这些措施包括增加蜀地解额、准许蜀人官蜀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派遣廉吏入蜀。这一举措始于宋太宗、真宗时,两度派遣朝廷要员张咏出知益州。此人素有廉吏之称,他的格言是:“廉不言贫,勤不言苦。”张咏治蜀的主要举措有减轻民众负担,严惩贪官污吏,缓和社会矛盾。张咏入蜀仅仅是廉吏治蜀的开端。北宋中期,一批廉吏相继入蜀,诸如韩亿、文彦博、韩琦、张方平、吕大防等等。其中,有“铁面御史”之称的赵抃四度入蜀,并在宋英宗、宋神宗时两知成都府。与张咏相比,赵抃更亲民。他宽民力,不妄杀,深入穷城小邑,贴近普通民众,“以宽治蜀,蜀人安之。”这批治蜀廉吏无不关心民众疾苦,他们受到蜀地民众拥戴。如张咏在蜀“凡一令之下,人情无不慰惬。”他再知益州,“蜀民闻之,皆鼓舞相庆。”他后来去世,“蜀人闻之,皆罢市,号恸。”至于赵抃治蜀,在史籍中“蜀民歌之”、“蜀民大悦”、“蜀人安其政”、“蜀人素爱抃”一类的记载比比皆是。这批封疆大吏在蜀人心中的威望大有超过孟昶这位“偏霸之君”之势。治蜀廉吏深受蜀人欢迎意味着朝廷在蜀形象的改变,蜀地民众对朝廷的态度由对立逐渐演变为认同。北宋中期以后,宋朝在蜀地的凝聚力和号召力逐渐超过后蜀。而孟昶的形象也相应由明君逐渐演变为昏君。

第二,蜀地局势的好转。经过张咏两度治蜀,宋真宗以后,蜀地趋于稳定。史称:“蜀始复大治。”据不完全统计,蜀地北宋前期58年中发生的规模较大的民变、兵变达17次之多,而北宋中期69年间仅4次而已,并且规模较小。北宋中期,蜀地又在稳定的基础上逐步走向繁荣。宋仁宗宣称:“益部民物繁富。”嘉祐年间中进士的成都籍士人吕陶讲到其家乡的繁荣时,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蜀之四隅,绵亘数千里,土衍物阜,资货以蕃。财利贡赋,率四海三之一,县官指为外府。”足见这时西蜀地区经济在全国所占地位之高。而在西蜀地区,成都又尤其富庶。嘉祐二年(1057)中进士的华阳(即今四川成都)籍士人范百禄指出:“成都,蜀之都会,厥土沃腴,厥民阜繁,百姓浩丽,见谓天府。”《石林燕语》也称:“自庆历以来,天下乂安,成都雄富,既甲诸帅府。”北宋中期蜀地及成都的繁荣、富庶,已远非后蜀时期可比。如果说宋初蜀人不免怀念富庶、繁荣的孟昶时代,那么这种怀旧情绪至此已经淡化乃至消褪。

正是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千百年来人们几乎众口一词,称孟昶为昏君。然而北宋前期出自蜀地民众之口的口述资料和出自蜀地士人之手的文献资料毕竟部分流传下来。清康熙年间,仁和(即今浙江杭州)籍士人吴任臣著《十国春秋》时,接触到有关孟昶形象的两种不同记载,而他本人与后蜀、与北宋、与蜀地均无感情上的纠葛和恩怨。吴任臣便指出,孟昶前期“孜孜求治,与民休息,”,后期“用匪其人,坐致沦丧”,并认为孟昶功大于过,“未必如王衍荒淫之甚也”。照此看来,以阶段论、功过论评论孟昶,自有其来历。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卷3之3《尚书张忠定公》。

参看吴天墀:《张咏治蜀事辑》,《吴天墀文史存稿》第92-116页。

苏轼:《东坡七集·东坡集》卷38《赵清献公神道碑》,四部丛刊本。

《安阳集》卷50《故枢密直学士礼部尚书赠左仆射张公神道碑铭》。

《安阳集》卷50《故枢密直学士礼部尚书赠左仆射张公神道碑铭》。

郑獬:《郧溪集》卷1《龙图阁直学士知谏院赵抃可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制》,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史》卷316《赵抃传》。

胡仔:《渔隐丛话》前集卷28《赵清献》,四部备要本。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36熙宁五年闰七月甲戌。

《安阳集》卷50《故枢密直学士礼部尚书赠左仆射张公神道碑铭》。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02,天圣二年七月己亥。

吕陶:《净德集》卷14《成都新建备武堂记》,《丛书集成》初编本。

傅增湘辑:《宋代蜀文辑存》卷22《〈成都古今集记〉序(范百禄)》,香港:龙门书店,1971年。

叶梦得:《石林燕语》卷7。

《十国春秋》卷49《后蜀二·后主本纪·论曰》。

五代时期,后蜀开国君主孟知祥尚未称帝而在太原居官时,其妻李氏生了一个儿子,这天正值当地法云寺里欢庆中元节,又是孩子降生的诞辰吉日,全家大喜,为之取名仁赞,字保元。他就是孟知祥的第三子,五代后蜀的第二代蜀主孟昶。

孟昶幼年天资颖悟,性格开朗,知祥十分宠爱。有一位擅长相术的先生对孟知祥说:“此儿骨法非常,宜爱之”。又说:“四十年偏霸之主,非等闲也”。孟昶十余岁时,孟知祥被后唐庄宗授任为西川节度使及行军司马,至后唐明宗逝后即独立称帝,国号后蜀。孟昶16岁那年,知祥病重,立其为皇太子监国,权监军国事。至知祥死后,遂嗣承皇位而更名为昶。朝廷一些官员欺昶年少,有谋反之心,孟昶根据轻重分别作了果断处置。他尊重老臣,凡上书进谏者,赐金奖励。又安抚百姓,鼓励耕织,大敕犯人,颇得民心。

孟昶兴趣广泛,能诗善文,喜爱医药、跑马、击球、种牡丹等,尤其对楹联很有研究,自幼就善于从门联、对联中学习知识,寻求乐趣。他在位30年,大力提倡制作高雅、富有情趣的桃符,一时国人喜对成风,妙对佳联迭出不穷,作联赏对成了人们展示才华、寄托希望、除恶扬善的重要方式。有一年春节,孟昶下令手下文臣作联,众臣写罢,他郡不中意,便挥笔亲书“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据考,此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春联。

孟昶喜爱医药,并具有一定的医药知识修养,少时即为人所称道。据史书记载,一次其母身患重病,屡易名医诊治无效,他便检点医书,自拟方药,其母服之竟愈。宫廷臣僚患病,他常常亲自诊治,每获良效,众医官无不佩服。孟昶喜读医经、本草,对以前的本草书籍有不同看法。他认为本草著作众多,皆载之不详,影响最大的《新修本草》已颁行300余年了,需要重新校订。四川盛产药材,可进一步考订书中的内容。于是,他下令翰林学士韩保升等与诸医士在唐《新修本草》与《图经》的基础上,互相参校,重新删定,稍增注释,撰成《重广英公本草》(后世又称《蜀本草》)20卷,并亲自作序。《蜀本草》的刊行,轰动了巴蜀,推动了巴蜀医学的发展。一时蜀中医药著述成风,《食性本草》、《周易参同契真义》、《参同契大易二十四气修炼火丹图》、《意医经历》、《保童方》等相继出现,蔚为壮观。《蜀本草》中保持了早巳散佚的《新修本草》、《本草图经》内容,李时珍评价曰:“蜀本草,其图说、药物形状,颇详于苏陶也”。虽然《蜀本草》在宋代时已经散失,但其内容多被搜集于《证类本草》、《本草纲目》诸书中。据中国中医研究院马继兴研究员在《中医文献学》一书中考证,《证类本草》各药注文小字标题“臣禹锡等谨按”项内所引的《图经》文字,即《新修本草》图经的佚文。从现存《蜀本草》佚文中可以看出,编写《蜀本草》时,对唐《图经》内容有过不同的看法,并提出了质疑,如《证类本草》卷12辛夷条,卷20鲍鱼条,卷27白瓜子条等即为其例。所以,《蜀本草》的颁行,是对本草学的一大贡献,对中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